本报讯(燕赵都市报记者张洁)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一旦批准将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称,河北省环京津城市集群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初期,建议河北省加大集群整体推动力度,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河北省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力争到2020年,绝大部分环京津23个县、市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政府热促融合 拉近与京津距离
《报告》称,凡是对接京津步伐较快的地方,都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具备借势京津、壮大自身的战略眼光。
保定市出台 《关于加强对接京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县两级成立对接京津办公室。保定、廊坊、承德三市分别召开了高规格的对接京津工作会议,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部署。
唐山与北京顺义区、沧州与天津滨海新区签订了区域合作意向书。张家口与北京签署协议,将北京的对口支援上升为互动合作。固安县在京举办高层次城市论坛,吸引16家知名企业到固安考察对接。
此外,各地将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对接京津、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廊坊定位 “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唐山打造 “现代化沿海大城市”,承德确立 “国际旅游城市”目标。高碑店、涿州、固安对接 “北京城南行动计划”,制定了产业规划、房地产规划、旅游规划、京南物流产业园区规划。
部分市、县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提高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张家口市依托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园区。霸州市重点谋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胜芳经济协作区和扬芬港工业园三大园区,吉利集团、清华科技产业园、富沃德家具制造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高碑店市扩大开发区规模,先后承接北京博纳科技园、康师傅、首钢特钢等入驻落户。
多数市、县认识到,接受京津辐射和带动必须靠错位发展获取优势地位。着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地产。
部分紧邻京津的县 (市、区),积极争取与京津基础设施对接。三河、香河、固安、霸州等地开辟了50余条与京津直接相通的道路。廊坊北三县以及固安、涿州已引入北京公交,正在积极磋商引入轨道交通。三河市初步实现了与北京供电、通讯、供热等一体化,涿州与北京在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医保、公积金等方面基本对接。
问题尚多 落差较大
《报告》称,从城市集群发展的角度来看,集群尚未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与京津间仍存在较大的落差。
截至2008年底,我省环京津区域7个市城镇化率为41.4%,与北京、天津两市分别相差43和35个百分点;直接毗邻京津的环京津城市带城镇化率只有39.7%,而北京市的10个区县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67.9%,相差近30个百分点。
另外,一些城市定位不明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许多地区尚未健全由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与京津还处于 “对而不接、近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状态。城市集群内部的城市之间没有建立起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直接影响相互之间分工合作。
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导向,与京津没有形成体制、政策等梯度差;与京津高层交流合作,产业转移、交通对接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合作进展相对缓慢,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势在必“接” 相关政策应尽快出台
《报告》称,发展环京津城市集群是大势所趋,建议我省应加大整体推动力度,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实现与京津变近为通、由通至畅。
在规划方面,《报告》建议,把环京津城市集群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纳入省级层面推进。有关部门应联合研究出台加快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体制以及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真正在体制、机制、环境和综合服务方面与京津形成合理的梯度差,吸引产业、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促使环京津城市集群加快发展。
此外,各地要打破区划壁垒,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实现区域一体化新发展。
《报告》建议要以京津为坐标系,完善省、市、县三个层面规划,并建议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国道、轨道交通等大型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引入京津的轻轨和公共交通。同时,要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通信、教育、医疗等设施和服务的一体化,推进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与京津共建共享。
《报告》还建议,环京津市、县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按照 “优势互补,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的思路,与京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
壮大实力是提升竞争力,增强在区域合作中话语权的根本所在。《报告》建议,各市、县要反思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明确发展定位,做大城市规模。7个设区市和23个县 (市、区)要借势京津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到 “十二五”末,建成一批高标准、有特色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全面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基本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规模有序、设施完善的环京津城市集群。
■相关衔接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包括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7个设区市。2008年底,国土面积占全省的74.4%;总人口占全省的57.3%;城镇化率41.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7%。
区域内紧邻京津的环京津城市带涉及23个县 (市、区),其中丰宁、滦平、怀来、赤城、涿鹿、固安、永清、大厂、涿州、高碑店、涞水11个县 (市)毗邻北京,遵化、玉田、霸州、文安、大城、青县、黄骅、芦台、汉沽9个县 (市、区)毗邻天津,兴隆、三河、香河3个县 (市)同时与京津相邻。
2006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复我省城镇体系规划,要求“认真做好环京津、环渤海、环省会地区城镇发展规划”。2008年,建设部、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下发《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一旦批准将上升为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