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涿州2011房价趋势-----下降接反弹的行情正在楼市上演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1-06-05  /  浏览:1556 次  /  

对中国楼市而言,对房价起作用的主要是金融环境及政策,钱多时楼市必然需求旺盛、盘面坚挺、价格上涨,打压的措施则主要靠收缩信贷。这一轮调控真正起作用的主要是收缩信贷规模,其它措施如限购包括二套房限贷、提高首付比例等措施,实施至今仍然存在着联网查询没有到位的问题。目前,不仅开发贷款还大于贷,还因为实体经济也是如此,便难以像过去那样暗度陈仓地变为开发资金。特别是因信贷规模即“指标”不仅被大大压缩,而且按季、按月甚至按日释放,符合购房按揭条件的购房要排队等待,这样即使是已售房屋的售楼款也因此不能及时回收。因此,无论当前大家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如何,客观的情况是开发商资金回笼及资金链的维持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在售楼盘不能回收资金,已完成工作量的支出便没有着落,包括按进度应付的工程、材料、报酬(含当初工程、材料的垫资),还有到期的贷款,作为资金链告急的证据之一,不仅银行及金融人士又成了开发商的香饽饽、座上宾,而且更在于开发商在民间的高息融资又已甚嚣尘上。

 

 

这种资金及金融政策的紧缩状况如果持续两个月以上甚至加剧,房价必降无疑。实际上目前降价情况已经出现,有的企业以战略重组即改变股权结构的名义将整栋楼转让,比目前实际销售的价格要低得多甚至超过10%,这实际上就是降价,但因为不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又不是终端消费者,所以在统计环比时包括市场感受都没有反应出来。但消费者可以感觉到的是,虽然各楼盘没有公开降价,但优惠折扣变多了、砍价容易了,新推的楼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形成新一轮涨价。

 

那么,现在是等待降价买房,还是赌房价不降反涨,便取决于对金融及资金政策走向的把握,具体的问题就是资金会不会继续紧?再紧会不会救市?就前一个问题而言,因为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这两年多放出的资金没有有效的收回,相对于过去连续走在下降通道上的状况,需要对应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在上升的通道上远没走完,还需时日。就后一个问题而言,现在金融政策让房价出现下降趋势,是与控制通货膨胀一样的“政绩”,降到10%甚至30%,都会被认为是“好事”,况且还有道义上的制约:百姓会责问为什么这些年房价涨了一两倍却打压无效,现在降了就要救市?

 

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如果中国楼市的调控机制是健全的,降30%是可控的,当然是好事也不会救市,问题是中国的楼市正好相反,没有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机制,情况就会相反即失控。一旦降20%30%时,就会一泄千里而不可控,因为人们“买涨不买落”的预期会让楼市更冷,开发商在不堪重负的资金压力下,只能降价促销,有的开发商甚至在内外交困中,因为还债包括被查封拍卖等原因,而卖出超低价甚至是亏损价,这种情况在08年前后的楼市下行中就曾出现。因为带来财政收入及相关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包括房价下行引发的讨薪、要求退房或退房价款等群体性事件,当时让高层处在救市或不救市的两难之中,后来因为次贷危机的借口得以救市,便又造成了楼市的逆转及报复性涨价。

 

这一轮调控也即资金继续紧张的话,还会出现上述类似情况,但不同是,这次地方政府比开发商更脆弱。主要是从上次救市以来,政府融资平台获取了过去得不到的天量贷款,但都是靠抵押土地储备和部分不能变现的政府固定资产,一旦泡沫破灭、地价下行,土地就会滞销,让利息都没有着落,而且会因为资产缩水变成真正的烂帐、坏账,足以引发金融危机,这一定是本届政府已经到了尾期时必须竭力阻止的。加之房地产市场萎缩,许多城市超过三分之一的税收来源就会有问题,不仅政绩工程的预算有问题,还包括很多的民生项目也会因此受影响,所以救市一定是必然选择。所谓救市,一定是增加开发贷款包括宏观面的资金供应,也即放宽金融政策,另外就是取消各种限购措施甚至出台政策。从“伦理道德”角度讲,房价下行了,取消上行时的各种政策,也似乎理所当然。这样,不仅开发商得到贷款的“输血”后让楼盘及房价再次坚挺,购房人也会从以往的教训中相信楼市即将反弹及报复性涨价,重新变回涨价预期。

 

因此,中国房地产将又有一轮下降到崩盘前夕的逆转。现在或很快就会再次出现“资金为王”的局面,借给房地产救急资金的回报甚至超过房地产本身的利润,所以有些明智的开发商已经在减持资产、增加现金。现金的好处还在于,在楼市下行后,在政府救市并起作用前的低点上,抄底购地及资产。但盲目乐观、不知楼市险恶的人,则可能或正在做反向操作,特别是资金实力不强的,马上就可能面临资金方面的焦头烂额包括资产缩水,而在地价下行或最低点时又无力“补位”,在下一轮上涨行情中还将处于劣势。

 

另外一类大胆的预料则是,在67月份楼市传统的低迷期,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而政府是否救市的纠结则会寄希望于楼市“金九银十”能够好转。事实上,如果资金状况不改变也即不救市,“金九银十”也无济于事,糟糕的楼市将影响全年目标的实现,特别可能让已到最后任期的政绩变得糟糕。这样,救市之时也即楼市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在10月以后、年底之前。市场地价、房价的低点一定会在政策宣布救市及资金增加之时。

 

这就是中国楼市下一步的走势,改变这种趋势的唯一原因,只能是金融形势,其它影响因素及措施,比如农地上市包括土地指标、土地增值税等有效措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已不可能改变。其它的理论及预测都会是一种忽悠,目前就有一种论点认为,这轮中国楼市因为出口情况和保障房建设的数量与上次楼市危机不同,所以楼市下行不会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的平稳,崩盘都是好事,政府不会救市。事实绝非如此,不仅是前面说到的政府财政及融资平台的脆弱,还在于所谓“那么大的保障量”其实是虚幻的,最起码是与房地产市场捆绑在一起的,土地卖不动了、商品房滞销了,与其捆绑在一起的保障房也只能停下来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还会受到影响。至于出口和内销,即便有所增长,都弥补不了这一块的损失,况且因为资金的紧缩,实体经济特别是占出口较大比重的中小企业已经首当其冲。也就是说,只要资金偏紧,对出口和楼市的影响是同向的,如果救实体经济,其资金仍然会暗度陈仓地流入楼市(上一轮行情已经出现过这种情况),也即如果一放松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也就意味着整个资金偏紧形势的放松和逆转。

 

    往远一点说,本届政府末期及下届政府初期,都不可能承受也不可能接受楼市下行及崩盘的压力,金融及货币政策便是唯一而且易如反掌的选择,明知负作用也会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而为之。但下一届要让中国经济平稳向前,并在构建市场机制、民生保障体系上有所作为和突破,就一定要从土地供应的市场规律(先是要督促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上要供略大于求而不是略小于求,让地价涨不上来,包括放宽甚至取消符合规划的住宅用地“年度指标”,探索“农地上市”及土地的市场交易),累进制的增值税等税收及金融调节杠杆,形成既能防热又能放冷的房地产市场机制及调控机制。中国楼市应该也必须回归到以满足居住功能为主的基础产业,像目前这方面做得好的先进国家那样,房地产领域没有暴利、不产生富翁,但却是利国利民、受人尊重的行业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河北时尚城市资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冠云路南1幢1-1号邮编:072750
网站运营热线:189-1129-5559
网站客服QQ:392090674 微信18911295559
冀ICP备17008880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