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李小姐因为需要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到中介希望找到一套好的房源,在多次试看无果的情况下,中介在网上寻得一处房源,并联系到房东看房,在各方面满意的情况下,决定与房东签署租房合同。因房东在网上发布信息时写着中介勿扰,希望自行解决房源租赁问题,于是在递交元押金之后因为房东不愿与中介签订房源委托协议并当场撕毁定金收据,并将500元返还于李小姐。随后,房东自行打电话要与李小姐签署租房合同,在被中介知情后,中介就此对李小姐进行电话骚扰,不允许李小姐绕开中介与房东签署合同,并就此进行威胁。
对于并没有记挂在中介进行租赁的房源,在房东并不愿意通过中介签署租房协议的时候,李小姐与房东自行签署租赁合同是否侵犯中介利益?
关键词:居间服务
云南大韬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彦金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中介提供的是一种居间服务,所谓居间服务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本案例中,李小姐委托中介寻找房屋,中介接受委托后在网上寻找到了一处房源,但房东拒绝与中介进行交易,且在登载租房信息时已经明确说明不与中介接触,李小姐因而未能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中介在明知房东不将房屋委托给中介租赁的情况下仍然带李小姐看房,继而导致不能签订租房合同,其具有明显的过错,中介应当对其过错行为承担责任。所以,中介不能要求支付居间费用,因其具有过错,其从事居间活动产生的必要费用也应由其自身承担。
在中介提供居间服务失败后,李小姐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属于双方各自行使民事权利的行为,不侵犯中介的合法利益。从另一个角度讲,房东事先明确拒绝中介介入自身房屋的租赁行为,除非中介方向李小姐明确说明该种情况仍然要收取费用,否则中介方无权就提供该房源信息而收取费用。
关键词:权益维护
云南大韬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彦金
中介认为李小姐与房东之间签署租赁合同属于绕开中介,就此对租客李小姐进行电话骚扰与威胁,是否侵犯李小姐合法权益?
中介未能促成李小姐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在中介提供居间服务失败后,李小姐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不属于绕开中介而签订合同的行为,因为房东不仅没有与中介签订过房源委托协议,而且事先明确拒绝中介介入,中介从事实上根本无法提供该房源。中介以此为由对李小姐进行电话骚扰与威胁,其行为已经侵犯了李小姐的合法权益,如果其骚扰与威胁行为已经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并给李小姐造成损害,李小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中介方的法律责任。
律师在线
案例一、某人购买商品房,开发商开始时说好是付20%的首付,某人已支付。并且配合开发商和银行签订了贷款的全部手续,开发商后来又说银行手续办理不下来,要求支付40%的首付款。某人因此需要多交万元,某人没有能力交这多出来的20%并要求退房,开发商却说已支付的款作为违约金不能退还,某人比较着急,问如何能把钱拿回来。
云南亮剑律师事务所律师肖东至解答:本案涉及三个主体之间的两个法律关系即购房者、开发商及银行,一个是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另一个是购房者与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如果的首付在书面合同中明确约定过且约定银行不能贷款不属于违约。那么有可能是属于开发商违约。首付从20%变更到是属合同的情形变更,继续履行需要双方的协议一致。如果协商不了,双方都有权解除合同、返还购房款,即使约定了办不了贷款由购房者承担违约责任,此条款也是无效的。银行不能办理贷款,原因是什么以及所签订的贷款合同效力及条款如何约定,如果借款合同合法生效且银行违约,可以起诉银行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律师提醒:作为购房者对合同条款必须认真地审查,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要求开发商的销售人员进行详细地解答。如发现有显失公正的条款最好不要急于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可以要求备注说明如果购房条件不能成就如何处理的条款,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案例二、某人购买了旧小区,带有一个院子,房产证面积80平米,实际约有100平米,现面临拆迁,问是按80平米还是按100平米给予拆迁补偿?云南亮剑律师事务所律师肖东至解答:房产面积以产权登记处的面积为准,就是按房产证上的面积算。城中村的房子现在一般是按实际面积计算。如果是小产权房的话,也有可能按实际面积算。城市个人商品房则一律按照房产证上的面积算。
律师提醒:集体产权房和城中村的住房有可能按实际建筑面积给予补偿,因此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
购房提醒以及维权
城市在以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住房这种商品在此背景下成为“宠儿”,刚需成为限购之下的购房主力,对于很多人而言,买房亦是买家。然而房地产行业违规拿地圈地、交易、低劣的房屋质量,不规范的物业服务等等现象,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损害了购房者或业主的利益。律师提醒,购房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自己的权益
第一,签订合同的时候注意仔细查看有没有漏洞,文字陷阱;
第二,所有约定的事项、开发商所承诺的事是否到位;
第三,出现问题搜集一切可以找到的书面材料以及影音文件资料;
第四,如无法协商解决,直接到消协投诉;
第五,如问题过于严重,可直接起诉。
购买的房产发生问题后,要及时与开发商交涉。交涉不成的,可持有效证据向各级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向工商、建设、房产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生活新报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