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涿州小产权房“曲线入市”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3-01-24  /  浏览:2995 次  /  

以下文章摘自--- 民主与法制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刘长利

  北京的高房价,让张峰的“买房梦”停留在“梦”的时间已经5年,照进现实的希望愈来愈渺茫。直到2012年岁未,一个电话让张峰颇兴奋。

  电话称:“先生,你对农家院有兴趣吗?我们的项目在房山区长沟镇双麿村附近,40年产权,二室一厅的平房,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332平方米,只需33万。每年还有4万元的投资返利,合作15年不但收回成本还能赚上一倍。这是个非常好的项目。”

  “还有这样的好事,既给房子又给钱?”张峰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张峰经过仔细走访调查,发现这其实就是小产权房,只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冬虫夏草研发生产基地。这背后,有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国市场学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的助力支持。

  小产权房变种

  被电话人员称作好项目的是“涿州冬虫夏草种植基地”,坐落在河北涿州百尺竿镇东西秧坊村,与北京双磨村接壤。2010年开始投资建设,以合作种植“冬虫夏草”方式吸引诸多购房者和投资客加盟,目前已经建成300多套农家小院。

  站在西秧坊村边,记者看见一块约300多亩的土地被近两米高的围墙圈起,周边是广阔的耕地。

  “这就是我们的基地,里面有公园、别墅式的高档酒店、超市、医疗室……不出院子就可以保证正常生活所需。”销售人员介绍。

  围墙外,除了高耸的办公楼,其他一无所见;围墙里,别有洞天。一排排整齐平房顶上覆盖着蓝色的半圆形阳光板,每排房子都由两户院落组成,独门独栋。户型设计都一样,由居住用房、大棚(种植冬虫夏草)和院子(平地可以用来种菜养花等)组成。“大棚”与住房连在一起,屋顶和墙体基本一样的,除了占用面积不同外,难以区分出这个棚与住房的不同之处,更没有什么为种植虫草所准备的特殊设施。房子则是按照生活需要设置了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

  “做饭不用煤气,用沼气,每户都有,主要是为了绿色生态。大棚是用来种植虫草的,可以自己种植,也可以委托我们种植,期限为15年,如果委托我们种植每年返利4万元。院子可以随意支配,种花、种草、种菜都可以,也可以由我们物业人员来打理,物业管理费每年1000多元。”销售人员如此解释。

  “冬虫夏草”并非真正意义的珍贵物种,实际上是市场价值极低的人工蛹虫草,技术已经公开没有保护性。100平方米大棚年产值根本就达不到宣传中的那样高,年返利4万元或许是个“传说”。

  虫草深加工的生产线并没有建成,相关产品还没有上市流通,项目存在很大风险。

  张峰说:“从建筑物格局就能看出虫草大棚只不过是个概念性称呼而已,并非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房屋和院子。虫草种植是幌子,用来掩盖变相售卖农家小院的真实目的,是小产权房的变种。”

  而销售人员则称:“这不是小产权房,我们没有卖房子。你只有签订了"合作种植冬虫夏草协议"后才能使用房子,目的是让你参加我们的虫草种植项目。这种虫草技术先进,质量好,市场价值在2万元每公斤,已经有一些投资者获得了返利回报。”为改变张峰的看法,销售人员言词凿凿地表示:“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济发展模式,项目用地都是沙荒地,为平整好它公司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记者看到,数百个建好的大棚空空荡荡,并没有被这种价格高昂的虫草所占有。

  “形象包装”

  更令张峰诧异的是,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于小冬主任与涿州市王双九副市长共同为其荣获“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虫草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揭牌;中国市场学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吸纳其为理事单位,并在此基地举办“中国营养健康高峰论坛暨涿州秧坊斋"道饮"虫草饮料新品发布会”。

  负责虫草基地开发运营的涿州秧坊斋农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刘萍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园区建设内容包括农业种植、采摘、高端农业温室等,规划占地1000亩,一期改造原废弃屠宰场占地330多亩……现已加工的产品有:虫草富硒粉、虫草饮料、虫草啤酒、虫草胶囊等。”

  然而,西秧坊村民认为刘萍洋为“包装”项目而说谎,“项目所占土地全是最好的耕地,面积近千亩,并非废弃屠宰场和河道沙地。土地全是被租用的,每年900元每亩,前5年的费用已经一次性支付给村民,合同期限到农村30年土地承包期结束,大概还有10多年的时间。没有合法手续,都是镇里和村委操作的,为此有村民上告至国土资源部。”

  细心的张峰经查证后发现,项目如今只有涿州市发展改革局的备案手续,而没有其他部门的批复手续,包括最重要的国有土地使用证,项目开发涉嫌违法。

  资料显示:项目的立项备案并非是虫草基地,而是“清真绿色农业种养殖及休闲采摘产业化”。2008年,该项目以“清真绿色农业种养殖产业化”备案,审批文号为涿发改投资备字[2008]32号;2010年,该项目名称变成了“清真绿色农业种养殖及休闲采摘产业化”,建房内容变为建设农业种植、采摘、观赏大棚180000平方米,研发、餐饮、接待等综合服务及附属配套设施5000平方米。显然,今日的“虫草基地”是经过多次变身而成的。更为荒唐的是,公司注册于2010年,项目却已于2008年立项备案。

  此外,为这个未竣工的项目增光的荣誉授牌也被指可信度不足。其中,两家授牌单位中国市场学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小康发展基金会未在民政部备案;中国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对外宣称是国家事业单位,然而,这家事业单位却查不到上级主管单位,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网站也查询不到。

  颁发“"中国食品质量报道"全国名优食品展播活动特别推荐虫草研发基地”的央视食品频道和中国食品新闻网未被央视网承认,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20日发布声明,称其“冒用央视网食品频道名义开展运营,目前央视网并无开办食品频道,也没有就此开展任何合作。所有以近似字母为域名注册的网站均为假冒网站。”

  中国农业大学办公室和多个科室面对查询时表示:“没有虫草示范基地,更没颁发过此牌,社会如有此类牌子极可能是骗子。”

  参照国家公众营养改善与发展中心公布的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的评定标准,申报单位应拥有较强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能力、在行业内占有技术领先的优势地位……

  涿州秧坊斋农牧业发展公司并不符合上述标准,该公司目前尚属建设期,虫草并未规模种植并产生较大收益,无固定的生产线,也没形成稳定市场产品投放,科研实力、资金技术和行业地位更是无从谈起,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然而,它居然在工程建设期获牌了。

  “有来头的形象包装,普通消费者通常会把它认定为企业的无形实力,进而做出错误性判断,风险就此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助长了企业的违法气焰,起到了帮凶角色,却少有部门去监管它们。这样下去,百姓还能信谁?”张峰感叹。

  潜伏风险

  近几年来,虫草以其数量稀少、营养价值极高而备受推崇,野生虫草甚至被炒得贵于黄金。人工培育北虫草早在几年前就被认为是扩大虫草生产规模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地域限制以及技术的匮乏,大规模的人工培育虫草一直没有进展。

  从事过虫草人工培育的李洪表示:“人工种植蛹虫草耗时、耗人工,宽约为30厘米和20厘米的塑料盒子,一般产量保证在0.2公斤,在市场价每公斤600元以上,保证销路的情况下才能赚钱。合作种植蛹虫草陷阱太多,不了解的人千万不要盲目参与。”

  “在涿州秧坊斋农牧业发展公司提供给投资者的合作协议上,这些风险没有得以体现,也没有明确约定具体的赔偿责任,其目的不言自明,虫草种植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卖掉已经建好的农家小院。”张峰表示,“小产权房存在的隐患是非常多的,如果开发商销售完毕的话,整个资金和利润都会收回。租期内,是否开发、企业是否存在、土地性质有没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无法做一个长期的判断。但是却把后面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丢给了长租或者购买房子的普通购房者,实际上这是一种风险的转嫁。”

  “种植冬虫夏草是假,卖房子、搞房地产开发才是真。里面的事太多,想投资可要谨慎。如果有钱,就当买个农家院夏天来这里游玩或休闲还可以。”张峰被当地村民善意提醒。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张峰为化名)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河北时尚城市资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冠云路南1幢1-1号邮编:072750
网站运营热线:189-1129-5559
网站客服QQ:392090674 微信18911295559
冀ICP备17008880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