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误读城镇化为项目至上开发圈地 系修改主因
  • 资讯类型:城市规划  /  发布时间:2013-05-20  /  浏览:1161 次  /  

 自2012年底《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地已近半年,根据各方意见反馈,规划日前开始进行再次修改。

  对这次规划的修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牛凤瑞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城镇化已经相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现有的情况必须进行规划的调整。”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96万人。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顺其自然的产物,发展规划是对这一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因此,正如牛凤瑞所说,“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下面还有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包括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最近所表示的那样,目前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的认识有误区,加大了城镇化的推进难度。

  因为城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也不能过于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城镇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镇化。虽然开发建设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形式与平台,但也要防范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多种风险与矛盾。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此前曾表示,“不少专家统计,中国城镇化速度与工业化的进程相差15个百分点,人口的城镇化严重地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大量的土地已经划成了市区,但是大量的人口并没有相应地成为市民,专家把这种城镇化叫做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

  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表示,地方对城镇化根本意义的误读,对“初稿”的反映仍是项目至上、开发圈地等也是这次规划重新修改的根本原因。

  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只是上项目,搞建设。“城镇化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得落实到外来人口的市民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智勇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相关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完善与提高非常重要。

  同时,李铁也认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差距,而不在于形式上是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农民需要的不是身份转换,而是福利待遇。”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也在其微博中表示,“城镇化配套改革首要问题是公共服务而非户籍”,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

  因此,我们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要防止地方政府的“误入歧途”。这是需中央和地方政府联手克服的难题。

  对此,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认为,如果想规避此类问题在规划制定上应该少漏洞,把不应该走的“门”堵上。

  同时,牛凤瑞也指出,这主要是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问题。对此,牛凤瑞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规划要从中国的国情与实际出发,不照搬外国经验;第二,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面临的城镇化任务与矛盾有很大区别,需要增加规划制定的弹性化,给地方城镇化发展更多自主决策权;第三,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要坚持科学发展;最后,由于规划有一个长期的导向性作用,要随着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情况进行及时修改和调整,充实与完善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河北时尚城市资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冠云路南1幢1-1号邮编:072750
网站运营热线:189-1129-5559
网站客服QQ:392090674 微信18911295559
冀ICP备17008880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