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6日新华网采访涿州市委书记王舟《涿州要建设“毗邻北京的明星城市》
- 资讯类型:城市规划 / 发布时间:2013-07-10 / 浏览:5259 次 /
- 2013-07-10 更新 投诉举报
[主持人]新华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新华网河北频道“县委书记话发展”栏目组来到了素有“天下第一州”美誉的涿州。现在坐在我身旁的是涿州市委书记王舟,王书记,您好。
[王舟]广大网友好!
借京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主持人]涿州市距北京天安门的直线距离55公里,是北京的南大门。距离京津如此之近,独特的区位给涿州带来了怎样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困扰?
[王舟]涿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制史的文化名城,有“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的美誉。这句话是当初乾隆下江南时途经涿州时所题,生动反映了涿州的地理区位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
涿州有着独特的区位情况。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涿州近距离接近北京,距离天安门只有55公里,和北京的房山区、大兴区接壤。涿州人的生活圈、文化圈、经济圈都在北京。从行政管辖上来说,涿州隶属于河北,隶属于保定。
涿州与北京的“零距离”既有利也有弊。
涿州特殊的区位优势,造成了低成本。特别是这一两年来,涿州的发展势头非常好。随着去年京广高铁全线通车,涿州作为出京南下第一站,距离北京西客站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涿州步入了高铁经济时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涿州和北京的同城化已经形成。涿州在高铁站场旁边正在建设五平方公里的京涿新城,其总部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活方面会和北京互补。这种近京优势,在未来一两年会进一步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北京首都新机场的建设,新机场建成后距离涿州主城区只有25公里,相信一定会对涿州的大发展、快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前些年,距京近也给涿州带来了发展困扰,涿州的教师、人才都到了北京。因为,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以来在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要素集聚等方面享有明显的优势,这使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优先向北京聚集,形成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致使北京周边地区形成了真空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树底下不长草”。而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的不断繁荣,人口急剧膨胀、房价持续攀升、交通压力日趋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目前,北京城市功能、产业要素等急需向外转移、疏散和扩张,以缓解压力。而涿州等北京周边县市由于有着发展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河北省委审时度势,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在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对于资金、土地指标等资源优先向发展快的地区倾斜,对破解涿州多年来的发展受土地指标的制约无疑是极大的利好。与此同时,涿州已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将充分把握机遇,立足实际,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为把涿州建成“毗邻北京的明星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持人]早在2002年,涿州就是全国最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的百强县(市)之一,涿州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王舟]我们提出来要建设“毗邻北京的明星城市”,本着对未来10年发展负责的态度,聘请了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编制了《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将全市742平方公里、404个行政村科学规划为“一个中心,五个组团,四十九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并在此基础上,谋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人才保障规划》,确定了涿州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必须要以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强发展来引领发展潮流。在产业布局上,我们要发展三种经济方式。一产大力发展农场经济,打造“京南第一菜园”。二产我们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坚持以新兴产业示范区、开发区和松林店工业聚集区“三大园区”推动涿州工业上档升级。三产要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不断加强与驻涿央企及北京总部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谋求深度合作,力争使更多国字号企业项目落户我市。
[主持人]涿州如何作好打“京”牌、唱“京”戏的文章?
[王舟]一个地方的发展,除了靠自身努力外,必须还要学会借势发展。涿州把毗邻北京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提出了深入实施“借京强市”的主体战略。但是,当前我们这篇文章做得还不够好。最近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提出,发展要坚持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思维、科技的思维、法制的思维。我们感觉到涿州的发展距离省委的要求还有差距。
涿州的发展一定要全面地对接北京,全面用好北京的人才、资金、项目、市场等资源。并且涿州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涿州的发展一定要高端。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同志对涿州的要求是“做对接北京的表率,做高端发展的表率”。
我们要想实现高端,首要的是解决高端人才的子女的教育问题、高端人才的健康问题和高端人才的生活服务问题。涿州提出,面向保定和北京两个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重点打造教育、健康、商贸旅游“三大服务中心”。这些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支撑,只有这三个支撑做好了,人才才能够进来,当地的老百姓才能幸福地生活。
同时,为实现与北京全面对接,涿州一直将自己作为北京的一个区县来定位,树立同城思维,推动同城发展。积极与北京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签署了《涿房战略合作协议》、《京涿农业合作备忘录》等一系列框架协议;并先后选派19名科级干部到北京大兴、房山等区县挂职锻炼;在全市实行市级领导“三包一借鉴”(包企业、包项目、包乡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工作制度,要求每名市级领导面向北京确定一个联系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涿州借京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导农民 实现科学有效发展
[主持人]请王书记谈谈涿州实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王舟]涿州的发展我们有一个理念,叫既不要耽误涿州,更不要糟蹋涿州。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既悟出了发展的成就,又悟出了为此所付出的自然环境代价。我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叫做“无效发展”。我们的发展,一定要做到科学发展,有效发展。什么叫无效发展呢?比如,一个农民为了自己的面子,用二三十万的资金盖了楼房,这对他毫无用处。他住不了这么多的房子,房子也缺乏供暖设备等基础设施,而且,这个房子十几年、二十几年可能被他的下一代拆掉,这么一来,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引导农民,让他们把积累做有效地投入,不要盲目地花在建房上。我们可以通过城乡统筹,帮农民把房子合理地盖起来,让农民生活质量更高,让农民生活状态更好。我认为对于农民的教育引导将是科学发展中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做了一个试点,在义和庄乡搞了一个六村联建。我们把农民的房子和宅基地评估作价,用现金补偿农民。然后,给予每个农民三十平米的住房补偿,农民家家配有车库,并且免收二十年的物业费、取暖费。最后,把他们的土地流转建成农场,农民每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租金,农民进入农场干活每月还可以获得1500-1800的收入。这样一步到位,促进了农村的有效发展。
只有对农村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农民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我们实现的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如何来打造农村的“农业中关村”?
[王舟]我们涿州有中国农大两万多亩地在做科技园区。涿州742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规划,是一个中心,五个组团和四十九个特色风情小镇。我们做到产业布局和劳动力布局科学合理。这样涿州就没有留守儿童,可以就地安然生活。我们提出要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幸福舒适”的田园幸福生活乐园。
涿州大力发展“农场经济”,以新民居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引进工商资本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走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打造“京南第一菜园”。同时,吸纳周边农民进入农场打工或以土地入股,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目前,已有百荣集团、惠友三兴等18家企业投资蔬菜标准园建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8万亩,完成流转面积1.5万亩,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建设省级蔬菜标准园10个,建设规模达到一万亩,年产值上亿元,有效解决了300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高效农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为涿州发展添动力
[主持人]刚刚闭幕的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对如何打好环京津地区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都做了部署。省委的战略部署给涿州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动力?
[王舟]我有幸列席了省委的八届五次全会。这次全会和以往相比,对我来说,是震动最大的一次、压力最大的一次、信心最足的一次。此次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三个四”的新要求,即,集中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四句话大讨论活动,全力打好“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搞大搞强县域经济和县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四大攻坚战,努力用好“以开放思维和开放方法、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以科技思维和科技手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四把金钥匙。这“三个四”的新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切中了河北发展的关键,也符合涿州实现发展的实际。
全会提出,要将土地指标、财政资金等资源优先向发展快、发展好的地方倾斜,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今后一段时间,河北省、保定市也将会比以往更加重视园区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关部门也会制定更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于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涿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
涿州决定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一次大讨论,要查找我们的问题,查找我们的不足,要找到我们涿州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主持人]下一步,涿州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重点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王舟]县域经济的两大中心任务是富民和强县,为此,我们在深入分析了省情和市情的基础上,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大力实施‘统筹建市、产业立市、借京强市、文化靓市’四大主体战略。”
围绕这一战略,我们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包括对土地资源加快流转和置换,发展“农场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同时,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土地指标置换到城区用于城市和工业项目建设;以及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和转移,依托劳技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京津地区输送技术型工人。在推进过程中,坚决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和养老保障。
二是做大做强产业支撑。不断壮大“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三大园区”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向园区合理聚集、完善链条、形成集群。依托中直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推动涿州工业上档升级。加强对企业家的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内联外引”,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民营企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战略合作者,广泛开展推介招商活动,壮大产业规模。强化“高铁意识”,进一步完善京石客运专线站场周边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小总部”,全面增强我市的产业支撑力和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您认为要打好这场改革攻坚战,干部队伍该如何管理?
[王舟]推进涿州事业发展,“党建是基础、组织是保障、核心是土地、关键在干劲、实质是思想”。只有拥有一支作风优良,讲奉献、敢担当、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才能帮助涿州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打好攻坚战。
首先,我们市委常委要从一般人做起,从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树立为民办事的强烈感情,带头讲奉献,带头讲实干,努力提升干部自身素质和工作执行力,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推动发展。
其次,在干部管理机制方面,我们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完善干部考评管理机制,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真正给能干事者以舞台,给会干事者以地位,给干成事者以荣誉。
为打好攻坚战,我们将按照省委全会要求,开展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推动涿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涿州的干部打造成思想纯、作风硬、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的品牌干部队伍。
祝愿新华网越办越好
[主持人]请您对我们新华网的网友说几句。
[王舟]首先,我在这里要感谢网友们对涿州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涿州要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广大网友们的支持与厚爱。希望广大网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涿州发展,在园区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社会事业等众多方面继续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多发好声音,广聚正能量。
其次,新华网是我们非常敬仰的新闻媒体,对能够接受新华网的采访,我表示由衷地高兴和感谢,我们祝愿新华网越办越好,更贴近群众、更贴近实际,为河北经济发展、为老百姓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王书记的祝福,祝愿涿州发展的越来越好,也祝愿涿州的父老乡亲越来越幸福。感谢王书记接受我们的专访。感谢网友点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