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涿州市秉持"借京强市"的发展主体战略,围绕北京做文章,加强与北京以路网建设为基础的设施对接,重点建设环北京半小时无障碍交通圈,快速发展的路网建设不断缩短涿州到周边城市的通行时间,提高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频率和强度,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11月6日河北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开工建设,无疑又为促进涿州新一轮崛起、助推和引领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发挥区位优势 坚持对接零距离
涿州市位于北京南部,西邻涞水县,东接固安县,东北及北侧与北京市大兴区及房山区毗邻,距天安门62公里,地处大北京经济圈紧密层,位于京、津、保三角区中心地带。全市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总人口63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涿州具备北京高能资源聚集和低成本优势对接的优越条件,成为汇纳百川的最佳商贸集散地。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廊涿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廊涿支线、张涿高速公路(建设中)、107国道纵贯涿州,19条道路实现无缝对接北京。在交通零距离的客观条件下,涿州主动加快了与北京市的经济交流,抓住首都高新技术企业受生产成本、土地等因素影响不断外移的时机,瞄准总部设在北京的央企和大型研究机构,通过不断建立和创新北京研发、涿州生产等模式,开展成果转化合作,促进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区域结合,实现经济发展资源无障碍流动和优势组合。
加速交通路网 实施同城规划
涿州东部的京白路,北起影视城连接线,南经白沟至白洋淀,是平行于107国道的一条南北干线,连通了京石高速涿州影视城连接线、省道廊涿路、廊涿高速公路、112国道、白沟和白洋淀,既减轻了107国道的交通压力,又加强了河北与北京的交通对接,也将成为保定南部连接北京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连接涿州与北京的道路除了京白路以外,还有纵贯涿州西部的重要通道松兰路、涿州与大兴间的永码路、贯穿东西连接大兴的涿兴路,北京长琉公路东延后,涿州还将积极进行南北路延伸对接。涿州市公路网络建设坚持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重点完善"五纵、三横、一环线、十四条放射线、十九条对接北京路"的路政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动脉,县乡道路为骨架,通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体系。全市公路总里程870公里,密度为11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实现了15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全部通油路,404个行政村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
加大项目衔接 创造同城效应
京石高铁2012年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北京和涿州的距离,12.5分钟即可从涿州到达北京西客站。京石高铁作为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一部分,将给环渤海城市群带来重大发展契机。新涿州站作为首站将在冀京交界的涿州境内建设半径5公里的新城区,实现在地理上与北京房山区搭界,扩大"同城"效应,在融入北京中加快涿州发展;借着北京轻轨修到房山苏庄的机遇,积极谋划推动北京轻轨涿州站项目,将进一步缩短涿州与北京之间的空间距离;全市实现日客流量一万九千人次的北京917路公交车运行的同时,今年还将重点建设并完成京南公交换乘站,它将成为保定区域乃至其他省市客车进出北京的大型换乘站,外地乘客将全部从这个站换乘北京通往涿州的917公交车进京,预计年客运量将达到5000万人次,届时,涿州客车站将逐步发展成为京南保北大型客运枢纽中心,带动人流、物流发展,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大兴的尘埃落定,距离大兴区40公里的涿州,将依托国际性航空枢纽,以首都第二机场建设为契机,带动周边地区住房、商贸及公共设施建设,催生交通物流及其他经济要素,健全企业投资后续服务体系,在完善配套服务上抢占先机,依托便捷的交通设施,促进承接北京辐射"政策洼地"和产业园区建设,逐渐发挥梯度辐射效应,率先引领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