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省12714户家庭住房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 资讯类型:政策法规  /  发布时间:2016-03-01  /  浏览:2540 次  /  

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在8省份12714户家庭中开展入户调查,并对31个省(区、市) 51017个居民进行了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本报告以入户调查数据为主,研究发现,总体上住房满意度有所提升,但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重点解决新增常住人口的住房需求,缓解中等收入“夹心层”家庭住房支出压力,加大住房质量简陋社区的改造力度,提高住房保障政策针对性,统筹考虑农村住房流转制度改革。

一、调查反映出当前住房方面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以及部分城市房价企稳回落,城乡居民的住房满意度有所提高。电话调查显示,2015年住房满意度为84.7%,较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但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是新增常住人口的住房质量相对较低。问卷调查表明,本地非农业和农业户籍家庭的不满意度分别为18.2%和11.7%,而非本地户籍家庭的住房不满意度均在30%以上,本地户籍家庭与外地户籍家庭的住房满意率差距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外地户籍家庭的自有住房率相对较低。如本地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均在90%以上,而外省农业户籍的受访家庭住房自有率仅为 14.6%。这种住房自有率结构特点意味着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家庭面临的住房问题截然不同。第二,外地户籍家庭的住房质量相对较低。从住房面积和住房成套率来看,外地户籍家庭住房建筑面积和住房成套率都低于本地户籍家庭。如外省农业户籍家庭住房建筑面积相当于本地农业户籍家庭的27.2%;住房成套率为 54.7%,较本地农业户籍家庭低12.4个百分点。第三,外地户籍家庭住房支出压力较大。在外地户籍家庭中,住房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都在16%以上。显然在城镇化人口迁移过程中,受房价高位运行和租金不断上涨的影响,外地户籍家庭在住房支出方面承担了更大负担。
二是中等收入家庭(即夹心层家庭)的住房问题相对突出。调查发现,住房不满意率与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不满意率较高,而收入较高和较低的家庭住房不满意度相对较低。例如,在年收入在10万—15万元之间的家庭中,其住房不满意率最高,达到21.8%,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家庭高出10.5个百分点。这当然有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本身并不活跃的原因,更主要是因为《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颁布以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得到加强,特别是“十二五”时期进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建设阶段,一大批保障性住房竣工投入使用,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缓解。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一方面,随着收入增长必然进入住房消费释放阶段,另一方面,该类群体受收入条件限制,不能进入住房保障体系,因此,导致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出压力较大,住房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
三是部分类型社区和群体改善住房条件的任务较重。调查表明,虽然农村住房面积较大,但住房条件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农村住房采用自来水的比例为68.1%,采用排污管道比例仅为 38.3%,农村饮用水安全和住房质量仍需进一步改善。另外,近期由农村社区转变过来的城市社区(村改居、村居合并、“城中村”)和未改造的老城区住房成套率为78.3%,这些类型社区有较大的住房改造潜力。尽管有些城市已将外来务工人员或部分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也有些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较为标准的职工宿舍,但仍有部分职工居住在住房条件简陋、成套率较低、居住私密性较差的厂房、工棚、工作场所中,该群体占非本地常住家庭的比例为3.2%。
四是不同类型受访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具有较大差异。在具有住房保障需求的受访家庭中,省内外地非农户籍家庭希望增加限价商品房供应的比例为31.1%,这说明,尽管部分地区商品房价格处于调整状态,但部分居民仍感到商品房价格处于高位,并希望获得含有政府补贴的低价住房。本地农业户籍家庭希望得到农村危房补贴的比例最高,其比例达到61.4%。从收入结构看,最低收入家庭希望进一步得到租赁型住房保障的比例已不高,反而是收入相对高一些的家庭更希望得到租赁型保障。例如,在有住房保障需求的家庭中,年收入3—5万家庭希望得到廉(公)租房的比例为20.9%,比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家庭高出5.8个百分点。
五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具有宅基地住房流转愿望。在受访的农业户籍家庭中,有13.4%的家庭希望宅基地住房能够流转,其中,省内外地农业户口家庭中希望宅基地住房流转的比例最高,其比例达到18.5%,高出其他农业户口家庭5个百分点。其原因在于省内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成本相对较低,生活习惯与风俗也与原住地更接近,可鼓励这种有利于就近城镇化的住房意愿。另外,在外省农业户籍家庭和省内外地农业户籍家庭中,分别有 22.6%和14.3%的受访者担心将来务工回来没有居所,这反映出大家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仍有担心。
二、政策建议
1.支持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解决住房问题。降低外地户籍家庭特别是农村户籍家庭在城镇购房的门槛,加快完善面向住房消费的政策性住宅金融体系,通过优惠的信贷和税费政策支持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购买首套和中小户型住房,并与相关户籍制度改革衔接。对于购买首套、中小户型住房的家庭,可按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降低购房支出压力。
2.重视住房保障政策的针对性,提高住房保障供求匹配程度。对不同住房保障对象分层施策,完善租金补贴与实物配租相结合的公租房体系,合理确定租赁型保障和产权型保障供给比例。鼓励有条件地区尽快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体系,制定合理的住房保障标准。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工作,发挥国开行棚户区专项贷款作用,鼓励农业发展银行介入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
3.对农村住房和宅基地流转改革需作系统性安排。有观点认为,加快推动农村宅基地流转和资产变现,可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而本调查表明,该项改革不宜“单兵突进”,农民住房和宅基地流转应与其他社会政策相配套,才能打消农业转移人口在融入城镇化过程中的疑虑。(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河北时尚城市资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冠云路南1幢1-1号邮编:072750
网站运营热线:189-1129-5559
网站客服QQ:392090674 微信18911295559
冀ICP备17008880号
回顶部